什么叫智慧医院?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医院智慧服务分级的评估标准,并明确了智慧医院的定义和内涵。当前,在我国医疗领域圈定的智慧医院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
第一个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也就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建设。这项工作我们是在2010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国开始推进,国际上通行的一个做法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行一个分级,通过这种分级来引导。仅仅是一个计算机录入病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另外还要看医生录入的电子病历和影像、检验等其他的系统有没有互联互通。
第二个领域,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这项工作,自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来,在医院里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现在医院里,很多的一体机、自助机,包括现在用的手机的结算,预约挂号、预约诊疗、信息的提醒,包括衍生出来的一些服务,比如停车信息的推送、提示,都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让患者感受更加方便和快捷。
第三个领域,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最早医院管理的系统就是HIS系统,现在面向医院管理的系统也很多,有财务的、结算的,还有物资管理的,比如医院里面大量的药品、耗材、检验试剂的管理,还有产生的医疗废物,以及医院里患者与医务人员用到的一切物资的管理,包括医院后勤的水电气。
国家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发展都颁布了哪些政策?
在我国,智慧医疗的需求和落地有丰富的土壤:移动设备高度普及,数字化在支付等日常生活场景充分渗透,以及基层医疗能力较薄弱。监管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和指导智慧医疗发展: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远程服务和跨医院数据共享。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提到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7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中心及区域中心、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二级以上医院2020年前普遍提供智能导医、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三级医院2020年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
2018年9月,卫健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及《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互联网医院性质及与实体医疗机构关系、互联网诊疗活动准入程序和监管,以及互联网医院的法律责任关系。
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提出建立0~5级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
2020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地和各医院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进一步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不断增强人民就医获得感。
智慧医院建设包括哪些功能模块?
智慧医院在立足于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化建设、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就医流程、医疗流程、管理系统、医教科研的优化,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我们将这种智慧医院的建设称为智慧医院1.0版本。
1.0版本的智慧医院智能化水平不高、医疗数据利用程度较低,但是1.0版本的智慧医院已经满足了迫切需要提高的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对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的要求。医院要真正实现智慧医院2.0版本,还需要加强智慧医院整体平台的搭建、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
智慧医院2.0版本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综合能力建设,包含云平台建设、大数据整体建设、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应用。
智慧医院1.0版本建设
在最初的版本之中,智慧医院的模块主要包括智慧患者、智慧临床、智慧护理、智慧医技、智慧管理、智慧后勤、智慧教学科研、区域互联互通8个方面。这8个模块的建设为最终的智慧医院打好了软硬件基础。
智慧患者
“智慧患者”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首要阶段,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智慧患者”功能模块覆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具体而言,自助终端机、院内导航系统、医院APP、床旁结算系统、医院门诊叫号系统、床边呼叫系统、医院点餐系统、医院随访系统、智能陪护床等系统均属于这一范畴。
智慧临床
智慧临床是医院通过数字化升级,建立一系列的数字化系统,包括EMR电子病历、MDT多学科会诊系统、急诊管理解决方案、住院临床管理系统解决方案、PASS合理用药管理系统、LIS临床检验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心电管理系统、智慧体检解决方案,构建临床数据中心(CDR)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智慧化。
智慧护理
具体而言,智慧护理包括输液解决方案、婴儿安全解决方案、医疗护理手持终端PDA、陪检信息系统等。以陪检信息系统为例,智慧医院下的系统实现了闭环管控:医生开具医嘱的同时即生成检查申请信息,相关科室在自己的信息处理平台上即可对检查进行预约安排与调整。与此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的内容,陪检系统能够将检查前的具体注意事项精准到人。陪检中心根据预约信息对陪检护工统一进行工作的分配,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现了陪检工作的精准化、高效化、全程化。
智慧医技
院内的PACS、RIS、LIS、病理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化血液透析信息管理解决方案、检验检查临床应用及智能提示系统均属于智慧医技模块。即在传统的信息化基础之上,用互联网、5G等技术使其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
智慧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最繁忙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每台手术都牵动着众多人的心,手术中的每一个纰漏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手术器械作为手术的主要工具,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是每个医院的迫切希望,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快速的多标签阅读能力,可以让手术器械管理更智能。ERP系统是在HIS和财务管理中间加了人、财、物的运营管理。ERP系统在人、财、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分管理,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智慧后勤
智慧后勤其实与医院本身关系不大,如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均非医院专属。
智慧教学科研
智慧教学科研是医院通过数字化升级,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包括医院手术示教系统、智慧医疗研究中心。
手术临床教学是众多医院的任务,培养方式通常是现场观摩,但是由于现场条件或手术设备的现状,现场手术观摩的空间狭窄、参加人员受到限制,同时也给病人正常治疗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手术示教系统,采用视音频数字化编码转播示教系统可以在手术室外通过大屏幕观摩手术过程,进行实时教学,既减少手术室内交叉感染,又可以保障手术室内无菌要求,同时也扩大了手术示教的范围,从而摆脱了传统示教模式在时间、空间和人数上的限制。
智慧医疗研究中心是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将医疗产生的临床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储存、利用,将海量医疗数据应用于疾病诊疗研究和新药的研发。
区域互联互通
医院的互联互通是通过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医疗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等级保护解决方案、全面健康信息平台接口软件解决方案、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平台、远程诊疗系统。
来源:盖伦医管中心
作者:桥水
素材来源:知识圈微信公众号
投稿请联系:詹明敏18971171244
合作请联系:周睿智15623341831